行業協會價格行為指南發布 明確法律風險極高行為
時間:2017-07-27 09:10: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25日電 據發改委網站消息,發改委研究制定了《行業協會價格行為指南》,并予以公告。指南稱,行業協會從事了其中所提示的具有法律風險的行為,執法部門會依法開展調查并實施行政處罰。
指南對行業協會從事的有助于行業發展、市場競爭和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價格行為予以鼓勵和倡導,對行業協會從事的可能違反《價格法》、《反壟斷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等法律法規的價格行為的風險予以提示,對行業協會評估其各類價格行為的合法性給予指引。
據介紹,行業協會一般是指由同業經濟組織和個人(以下簡稱會員)組成,實行行業服務和自律管理,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社團登記管理機關依法登記的社團法人。以“學會”、“商會”、“同業公會”、“聯合會”、“促進會”、“聯盟”等名稱命名,符合上述定義的社團法人,屬于本指南所稱的行業協會。
指南的發布主要用于指引行業協會從事的下列價格行為:行業協會從事的涉及或者影響會員以及其他經營者的價格行為、行業協會發布價格信息的行為、行業協會之間交換價格信息或者采取聯合行動的行為、銷售商品、提供有償服務的行為。
指南稱,行業協會發布價格信息,容易引導行業內經營者之間達成價格壟斷協議,存在很大法律風險。相比發布歷史的、行業綜合性、公開收集到的價格信息,發布現行的或者將來的價格信息,發布某一經營者、某一產品的價格信息,發布經營者難以收集的價格信息,導致行業內經營者達成價格壟斷協議的法律風險更大。
指南指出,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外,行業協會從事以下價格行為,具有明顯的排除、限制競爭效果,法律風險極高:
一、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達成價格壟斷協議。
二、組織交換會員之間的價格信息,將價格信息在會員或者行業內其他經營者之間相互通報。
三、通過統一優惠條件或者期限的方式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達成價格壟斷協議。
四、發布行業內指導價、基準價、參考價、推薦價等具有引導性的價格。
五、以公布價格計算公式的方式對成本構成、利潤率等因素予以限定。
六、制定具有排除、限制價格競爭的規則、決定、通知、標準等。
七、通過行業內懲戒機制保證或者促進經營者實施價格壟斷協議。
指南同時稱,行業協會從事以下價格行為,將嚴重擾亂市場價格秩序,法律風險極高:
一、捏造、散布本行業的漲價信息,推動本行業商品或者服務價格過快、過高上漲。
二、捏造、散布本行業的上下游行業的漲價信息,間接推動本行業商品或者服務價格過快、過高上漲。
三、捏造、散布本行業的生產經營成本上漲信息,推動本行業商品或者服務價格過快、過高上漲。
四、組織或者引導會員或者本行業的其他經營者在生產自用外,超出正常存儲數量或者存儲周期,大量囤積市場供應緊張、價格發生異常波動的商品;或者通過制定行業標準等方式對會員的商品庫存數量、存儲周期等庫存管理作出規定,推動本行業商品或者服務價格過快、過高上漲。
指南強調,行業協會從事了本指南提示的具有法律風險的行為,執法部門會依法開展調查并實施行政處罰。經營者在行業協會組織下從事了本指南提示的具有法律風險的行為的,其法律責任不因行業協會承擔法律責任而減輕,其中起牽頭、組織作用的經營者還將面臨從重處罰。
對于存在違反價格、反壟斷法律法規情節嚴重的行業協會,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可以將其納入失信黑名單,由各有關部門依法對其采取聯合懲戒措施。